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四月放映:8/4《那年春夏‧之後》@ HKIFF + 14/4《牽阮的手》+ 21/4「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2012 年 四 月 放 映 日 程

(一)《那年春夏‧之後 Days After n Coming》
@ 香港國際電影節

日期:4月8日 (日)
時間:5:00pm
地點: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 導演盧鎮業及監製許雅舒將出席映後座談會
詳情:http://www.hkiff.org/chi/film/detail/22/36180-days-after-n-coming.html
門票現已於城市電腦售票網有售!


(二)《牽阮的手 Hand in Hand》
免費放映 @ Club YEC

日期:4月14日 (六)
時間:7:30pm
地點:Club YEC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4/F)
入場須知: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請即電郵至 hkindieff@gmail.com 留座

《牽阮的手》今年三月透過【香港獨立電影節】首度與香港觀眾見面。影片一對主角:台灣民運夫婦田朝明和田孟淑,在私人、公共領域皆不畏社會成規或打壓,由相識直至暮年始終追求自主發聲,以其實踐感動了不少觀眾,亦讓身在彼岸的我們一同對台灣民運進程作出深刻非常的回顧。

面對香港近期荒謬之極的政治形勢,是時候再一次將《牽阮的手》帶到觀眾面前。無論各位對生活抱持哪種態度,言論自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捍衛。即使你不同意影片或我們的立場,亦歡迎參加映後分享會,談談大家對影片、對社會未來的各種想法!

 

影片資料:

台灣 / 2010 / 彩色 / 140min
國語、閩南話及日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導演:顏蘭權 、莊益增

《無米樂》(2004) 導演最新作品,兩導演受台灣公視邀請拍攝一名老人家,一查之下原來是現年78歲仍活躍台灣民運界的田孟淑。人稱田媽媽的她,當年尚未高中畢業便與比她大16歲的田朝明醫師相戀,不顧家人極力反對而私奔。本片以他們倆的愛情為主軸,一拍之下竟耗時五年才告完成,最後更與公視解約,因為要談二人的戀愛,亦不得不同時回顧台灣二戰以後的本土歷史──1945年,台灣「光復」,人心一片歡騰,豈料隨即以1947年二二八事件為序幕,兩年後正式步入長達38年的白色恐怖時期。談及台灣50至80年代末這段歷史,你或許未聽過田氏夫婦的名字,但他們正是歷史文獻裡不一定介紹,卻為民主訴求默默付出的平民鬥士:早已被列為「歧異份子」的田醫師,遇著政治犯家屬求助,依然在醫館裡安排他們與國際特赦組織秘密會面;因美麗島事件而入獄的民運份子,幾乎沒誰沒吃過田媽媽包的粽子… 即使來到2006影片開拍時,田媽媽需要照顧中風仰床的田爸,自己身體亦大不如前,她還是堅持坐著輪椅出席大小民主運動,延續田爸從相戀當天起所教曉她的抗爭精神。

為了更生動地活現出過往場景,導演除了運用大量舊文書、老照片、紀實錄像作為歷史佐證,更不惜工本以動畫重現種種社會及個人事故,輔以田媽媽和相關人物的口述,舖陳出這段跨越半世紀的婚姻之餘,更重要的還有我和你不可不知的台灣歷史傷痕,與及一個又一個為民主進程而犧牲的名字。「牽阮的手」,牽著的不單是戀人的手,還有高舉自由旗幟的一雙手,貫徹如一,始終不老。

* 2010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
* 2010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
* 2010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入圍
* 2010女性影展「閉幕片」

(三)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免費放映及討論會 @ Club YEC

日期:4月21日 (六)
時間:7:30pm
地點:Club YEC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4/F)
入場須知: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請即電郵至 hkindieff@gmail.com 留座


放映片目為三位計劃參加者盧鎮業林森陳浩倫之舊作《春夏之交》、《暉仔》、《反高鐵劇場之吹雞》及《公投收皮!》。映後討論會將由此三位年青導演介紹他們的最新短片構思,歡迎大家即場捐獻,支持他們的創作!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詳情,請見 http://yingechi.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html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影意志聲明:【小圈子選舉可恥!】


【小圈子選舉可恥!】

2012年3月25日的特首選舉,再一次嚴重踐踏七百萬香港人的公民權益。

堂堂香港特首選舉,竟由僅僅1200個選委來決定結果。一個透過小圈子選舉而當選的人,不論當選者是誰,是次妄顧民意的選舉制度一樣為我們所不齒。尤其當3月24日已有120,000香港人透過民間投票對是次選舉表達不滿,更強烈突顯出3月25日特首選舉「事在必行」之荒謬。為表不滿,我們由今天起於工作室窗戶貼上標語。

同時,我們僅此呼籲每一位不認同小圈子選舉的香港人實踐公民義務,於四月一日(本周日)上街遊行,強烈譴責選舉制度。自由言論雖理應是每個人的基本權益,但在這種政治形勢之下,面對近年愈加猖獗的政治打壓,我們當身體力行,捍衛個人發聲權利,不容香港政府繼續漠視民意訴求!

影意志 示
2012年3月29日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短片故事大綱 1 - 盧鎮業《金妹》(最後更新日期:3月22日)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參與導演:盧鎮業
片名:《金妹》
(最後更新日期:3月22日)




故事簡介:

「老闆!老闆!我走喇」夜半一時多,她是一個洗碗女工。從後巷高叫,讓老闆知道她放工了。不管老闆身處何方,上層下層,她是一直叫,直至老闆應她一句「哦!Byebye。」

這個時候,廚房工和侍應又會加入開玩笑的模仿金妹的叫聲。又不時談及她常常在後巷站著睡,手還是浸在水中。每次侍應阿輝與阿泓見這情況都會輕聲放下碗碟,免得吵醒她。

金妹回家睡數個小時,六時多起床就去當屋苑清潔工。晚上又回到這所砵蘭街的餐聽,在那屬於她的後巷,亮起「金妹燈」,就一直在洗大餅。偶爾她會發脾氣罵阿輝怎麼那麼多碗要洗,阿輝和應「屌」一聲就走了。若樓上有人包場吃自助餐,吃剩的雞翼金妹會袋起,其他飯呀意粉呀甚麼的,鄰鋪的阿姐會過來拿。

又黑又濕的後巷是一個生態,滿是來來回回勞動的人。有蠻古惑的垃圾婆,又有個不收這家餐廳錢卻幫他們倒垃圾的有禮啞巴,有時他還會去洗乾淨食環署的垃圾桶,另外還有好幾位倒垃圾的,撿到好東西又會搶起來。有時還會有些老伯大模私樣的走進來打手槍。

這生態每天都在香港千千萬萬的後巷上演著,又如金妹,勞動以外就是作息,勞動為了作息,作息為了勞動。是呀,我們每天都遇到這些人物,但似乎又不放他們在眼內。

夜空下,他們遊走於街道,卻不見天日。因為他們只低著頭拼命勞動,不為甚麼,只為活著。

(於3月22日更新) 處理手法:

《金妹》為由真實人物主導的短片,但她要呈現的,其實是一個生態。那狹小的後巷,每天的運作由不同的空間使用者協調、定義,他們在工作日常中溝通並產生關係。 初步構思本片將分為兩階段,以紀錄片方法處理:

一) 上半部多以靜態鏡頭組成,紀錄各人的勞動狀況與互動,交代空間 / 空間、人物 / 人物、空間 / 人物的重置關係。

二) 在餐廳與後巷,在我們眼目以外,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大小事。拍攝者將同時參與並介入事件,成為事件一部份,讓人物更直接與鏡頭互動,甚至說出自己的故事。

在構思初期,一直糾纏於紀錄片或劇情片之間的劃分。但在該餐廳「打躉」一段日子後,就不難發現,那空間本身以至人物間的對話、互動和小動作,已有著重重的電影感。似乎,此片已不需要一個文本加諸在他們身上。反之,是直接讓他們的日常二三事呈現出來,嘗試把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區隔進一步模糊化。

另,希望拍攝者自身能成為那空間勞動的一部份,觀察之餘也參與這日復日的運作。拍攝以外,拍攝者與被拍攝者能建立一份關係,甚至,身份互換。

導演簡介:

盧鎮業  生於1986年,2011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專注於錄像創作,作品包括《打還打.唔好打頭》、《春夏之交》、《那年.春夏之後》、《淹沒》,及最新紀錄片作品《那年春夏.之後》(入選今屆【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及「第三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這文過飾非的年代,願見一步走一步,能拍多少是多少。


*******************************************************

本片尚未開拍,各位希望本片面世的朋友、支持獨立創作的朋友,
歡迎捐助本片的拍攝工作!
請在這裡細讀「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詳情!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計劃源起、最新消息,及過往活動回顧!

香港獨立電影節 / 影意志主辦: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以民間集資,成就民間電影!
現正進行中!

三位參與「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的本地年青導演 (左至右):
盧鎮業、林森、陳浩倫
攝於:2012年1月13日「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第一次發佈會 

A.「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簡介: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於2012年1月,正式開展了「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在本地電影工業的運作模式之下,製作決定往往落在商業霸權的手上,以大老板的投資意向為依歸,推出的影片往往只為迎合他們眼中的「大眾化品味」和市場價值,並尤其缺乏對社會現況的反省批判,其功能只在於娛樂、消費,亦導致觀眾的觀映選擇日益貧乏。

然而,我們深信電影的作用不限於此。近年來,各式各樣民生議題不絕於耳,唯這些議題在主流電影當中偏偏不見踪影,即便有亦只輕輕帶過,淪為劇情點綴。反之,我們認為電影亦理應獨立於愈見單一的主流製作趨向,面向社會,對民眾所面對的、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作出深度反思,為觀眾提供另類而且更有意義的選擇,豐富本地影像創作。

抱著這個理念,我們開展了首次「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向各位推薦三位年青獨立創作者:盧鎮業林森陳浩倫的最新短片構思 (見此post末段),鼓勵民眾直接以捐款支持、參與創作,更希望凝聚一眾渴望為本地影像、為社會帶來變更的創作人和觀眾,是為計劃的最大意義。

請參與「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以民間集資,實踐屬於民間的電影!

B. 如何參與:

此計劃鼓勵民眾以捐贈合資來作為三位創作者最新獨立劇情短片 (故事大綱請見此 post 末段) 的製作成本,捐贈金額無上下限,惟希望成為「聯合製片人」者,最低捐贈金額為港幣三百元正。各位「聯合製片人」可自由選擇將捐款贈予特定的某一套影片。捐款截止日期為 2012年10月15日

C. 集資及影片製作目標:

本計劃希望為最套短片籌集至少港幣三萬元作為製作費用,現定每套短片長度最短為15分鐘不遲於 2012年11月30日 完成

D. 成為「聯合製片人」之後,你將能夠:

- 於我們的 Facebook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indieff 得知此計劃的最新動向,與及所支持的導演的創作進度。導演有責任至少每一個月於上述 Facebook page 向「聯合製片人」公佈最新進展。

- 可向所支持的導演提供意見、討論創作內容。我們鼓勵導演透過上述 Facebook page 與「聯合製片人」多加交流,主動向「聯合製片人」徵求意見,集思廣益。

- 向各位「聯合製片人」徵求同意後,每位「聯合製片人」的名字將出現於上述 Facebook page、本網站 http://yingechi.blogspot.com/,及其捐助影片之片尾字幕,以作嗚謝。

- 受邀出席影片的公開首映及分享會。

- 如經費許可,本計劃會將三套影片結集推出 DVD,每位「聯合製片人」將得到影碟乙張。


E. 如何捐贈及正式成為「聯合製片人」:


第一步:捐贈不少於港幣三百元正。我們提供兩種捐款方法:


a) 郵寄支票
請於支票後清楚寫上: 
1) 姓名 2) 手提電話號碼 3) 你所支持的導演名稱
支票抬頭:Ying E Chi Limited
請將支票郵寄至:香港 灣仔 軒尼詩道 365 號 富德樓 4/F 影意志

b) 以現金匯至銀行帳戶
銀行名稱:東亞銀行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
帳戶號碼:015-154-40-02849-8
帳戶名稱:影意志 / Ying E Chi Limited

第二步:捐贈後請電郵至 hkindieff@gmail.com 與我們聯絡

在電郵內寫上:
1. 你所支持的導演名稱      2. 本人姓名    3. 手提電話號碼     4. 捐款方式 (支票 / 轉帳)
轉帳捐贈者,請附上入數紙副本

第三步:你將會收到本計劃籌委發出的確認電郵。

第四步:得到你本人的同意後,上述 Facebook page 及 本網站 的「聯合製片人」名單將會添上你的名字。
    F. 過往活動回顧:

    於 2012年1月13日,我們已在影意志工作室舉行了首次計劃發佈會,簡介三位導演的創作背景。由於三位導演過往都曾經拍有與社會議題有關的劇情短片,因此我們當場放映了這些舊作予觀眾參考,影片分別是:《春夏之交》(盧鎮業)、《暉仔》(林森)、《反高鐵劇場之吹雞》(陳浩倫)及《公投收皮!》(陳浩倫)。繼而,再由三位導演親自向觀眾講解其最新劇情短片的初步構思 (見此post末段),即場回答觀眾提問,最後讓觀眾隨意捐贈。此外,在 2012年1月14日【香港獨立電影節2011-12】小川紳介影片《古屋敷村》的影院放映後,我們亦有向觀眾簡介此計劃,並且即場收取贈款。《古屋敷村》的票房收入亦全數撥予此計劃款項之內。

    G. 集資現況:

    綜合以上活動所收取的,連同私人捐助,截至今天 2012年3月14日,「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已收取共 港幣$41,300 民間捐款。此項捐款將全數用作三位導演的拍攝費用。

    攝於:2012年1月13日「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第一次發佈會

    與此同時,我們由 2011年11月 開始,亦公開發售【「華人民間電影聯盟」(cifa) 籌款tee-shirt】,將全數收入用作 cifa 的活動費用。截至今天 2012年3月14日,款項已達 港幣$11,100。其中 $5,250 已用作支付導演林森、盧鎮業及此活動策劃人崔允信先生於 2011年11月25至27日 前往重慶,出席聯盟伙伴「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與當地策展人、獨立創作者及觀眾交流。現尚餘下的  $5,850,將繼續用作此聯盟未來的活動經費。現時【「華人民間電影聯盟」(cifa) 籌款tee-shirt】依然熱賣中,歡迎電郵至 hkindieff@gmail.com 購買!

    【「華人民間電影聯盟」(cifa) 籌款tee-shirt】 

    H. 三位導演的故事大鋼、導演簡介:

    此計劃邀請了三位關心社會議題的香港年青獨立電影導演:盧鎮業林森陳浩倫一同參與。

    三位導演的劇情短片都以不同的社會現象為題發展。點擊以下連結,即可閱讀影片故事大綱及導演簡介,支持你感興趣的獨立短片!

    一) 《金妹》-導演:盧鎮業
    二) 《一路走來 / Don’t Look Back in Anger》-導演:林森
    三) 《美好生活》-導演:陳浩倫

    ******************************************************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短片故事大綱 2 - 林森《一路走來 /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參與導演:林森
    片名:《一路走來 /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主要角色設定:

    鹿子:
    女生,27歲。大學畢業,在社福機構工作。愛文字創作,常投稿到不同文學雜誌賺稿費。現正整作一本手作書。主唱及兼職樂隊經理人。

    華B:
    男生,25歲。獨立樂隊鼓手。中學畢業。白天靠揸貨車送貨為生。嗜酒,經常飲過爛醉。愛跟工廈band仔揸貨車隨街玩音樂。

    故事背景:

    二十出頭的鹿子與華B,不安於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屈服於供一生的樓債,與友人夾租於觀塘的工廠裡,與band友、畫家為伴。白天,華B靠運輸工作為生、鹿子正職為社工,是樂隊的主唱及掛名經理人,閒時則寫詩寫文投稿賺稿費。別人眼中無所事事、無前途的他們,卻活得自在。

    故事大綱:

    下班的列車裡,鹿子一臉倦容臉貼著車窗的玻璃,背後緊擠著一群同樣累透了的臉孔。乘客們要不就瞇著眼休息養神,其餘都低頭撥弄手機,鹿子也拿出手機查看時間。手機屏幕顯示「下午六時四十八分」,「華B的新短訊:『終於會告別與我一路走來的挫折』…」,鹿子收到華B這樣一個奇怪的短訊,似是見怪不怪,只簡單回覆:「做乜事?今晚夾野喎!」。鹿子望出窗外,緊靠高架鐵道的民居家家亮著燈火,「下一站牛頭角,The Next Station is Ngai Tau Kok…」。

    鹿子拿著外賣回到排練室,以那裡為家的隊員阿腸仍然睡死在沙發上,電腦仍然開著,You Tube自動播放著音樂。鹿子輕步走到茶几,靜靜的坐在一旁,吃著剛買回來的腸粉,一邊看書等待其他隊友回來。

    隔了良久,終於有人回來了。花仔騎著單車回來,他欲把單車抬進排練室擺放時,卻弄跌了身邊的雜物,把阿腸吵醒了。鹿子打電話給催促另一隊員Nick回來排練,Nick卻說他人在排練室上兩層友人的單位,等齊人再叫他下來。鹿子無奈,唯有致電華B,發現他的手機已關機了。同時,剛睡醒的阿腸發現排練室那套鼓的Snare鼓不見了。鹿子開始擔心了,著隊友們一起到附近找找看。

    鹿子與隊友們分頭到大廈的其他單位找,找遍一些樂隊的排練室、畫家、街頭藝術家的工作室,或是正在開會研究如何反對政府逼遷的Live House樂隊演出場地,都找不到華B的影蹤。而花仔卻認為大伙兒先回排練室,華B就自然會回來,鹿子聽了很生氣,因為她一想起華B那些奇怪的短訊,就覺得如果那一刻找不到他,就可能永遠也找不到。鹿子與眾人吵嚷著,決定獨自走到附近的街道再找,阿腸也決定陪她找。

    找了良久,一直毫無頭緒,夜晚的工廠區根本如像死城一般超現實,連途人也難碰到。從觀塘的工廠區一直找到差不多九龍城,終於在舊啟德機場 附近 — 一個樂隊成員們往常深夜踩單車閒玩的空地找到華B平常開工的貨車以及他的snare 鼓。華B的出走除了因生計問題,也因為一本詩集…

    處理手法:

    由於主角們都是由真實人物改編,所以本片將以仿紀錄片的方式,去呈現他們工廈生活的點滴及儼如社區的工廠網絡關係。拍攝手法主要以手持攝影機去跟隨角色們的日常工廈生活,以配合他們以夾Band為運動、以酒精為養份的跳脫另類的生活方式,當中將會有一些的現場音樂演出場面。戲中場景亦主要以觀塘工業區及裡面的工廈單位為拍攝背景。而且敘事結構亦不會太按時序來鋪排,會以他們尋找sam時遇到的一些事,包括其他band仔夾band、一些單位面臨業主拒租迫遷、與同一工廈的一些伙伴開居民會及隊員之間的情感瓜葛等…交錯一起,以突顯工廈生活的活力。

    導演簡介

    林森:生於1985年7月12日,香港人。熱愛電影、音樂及參與社會運動。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現職自由錄像工作者。錄像作品包括紀錄片《 人在皇后》 (2007)、《夢裡遊》 (2008)、《夜以作日》(2009),及畢業作品《暉仔》(2011)。現正拍攝紀錄片《始於足下》(入圍Cnex 2011年度華人紀錄片提案短片組)。

    *******************************************************

    本片尚未開拍,各位希望本片面世的朋友、支持獨立創作的朋友,
    歡迎捐助本片的拍攝工作!
    請在這裡細讀「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詳情!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短片故事大綱 3 - 陳浩倫《美好生活》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
    參與導演:陳浩倫
    片名:《美好生活》



    故事大綱

    本片改編自香港中產家庭及印尼傭工真實故事。

    Jack(35歲),任職海關督察十年,與老婆 Anita、三歲兒子及一印尼傭工居住九龍塘天馬苑居住四百多呎的單位近十年,傭工操流利廣東話,多年來熟識家庭生活需要,故四人一直相當融恰。他跟任職銀行職員老婆 Anita(33歲)一個月前到紅灣半島的示範單位,見單位比天馬苑的大百多呎,而且會所泳池非常吸引,好不容易才決定賣掉舊居,買入市值四百五十萬的單位,憧境將來有美好的生活。然而,Jack很想接年老的父母來一起居住,Anita 對此很有怨言,一來不願意新居有多兩個人分享空間,二來不想自己照顧兩個老人。本來 Anita 想在搬家後把印尼傭工炒掉,因她服務快滿五年,她不想每月供樓兩萬多元之餘,還要多付她的人工和長期服務金。但Jack堅持要跟父母安享晚年,游說Anita照計劃先把傭工炒掉,然後再聘用新的來照顧父母,說到時的生活應沒大轉變,Anita 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搬家後,原本幻想的生活並沒有出現,先是Jack的生活起了變化。他自小沒有服務大眾的志願,畢業入行時只想找到收入穩定工作,然後結婚生仔,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但近年生活穩定後,見同期學堂畢業朋友都升上更高級官階,或提早轉職商界有名或有利,自己每天處理無聊文書、開會工作,而且人工已到頂薪三萬五千元,見工作桌上有過去十年來每年跟老婆一次歐洲旅行的照片,覺得生活已原地踏步,非常無聊很想尋找轉變。一天,海關上司跟Jack飲茶時見他很苦悶說了解他的想法,自己也是差不多,但五十歲的他已看化了,不知如何幫助Jack,私底下說部門推出了內部調職計劃,紀律部隊督察級人員可申請調到律政署當法庭檢控主任,但因申請人多只有刑事檢控經驗,暫未有律師牌,即使成功調職人工也要先減一萬,一年內律政署會推薦他兼讀法律執照課程,最快一年考到執照,Jack就可踏上律師之路,到時收入騰飛,又獲社會尊重。Jack聽起來覺得很吸引,一來他已厭惡海關工作,二來兩公婆收入穩定不擔心缺錢,沒跟 Anita老婆商量就簽了文件,而且面試成功後跑回新居告知老婆好消息。

    Jack開門說有好消息,老婆先給她驚喜說有了身孕,Jack很興奮,再說出他的決定。Anita以為老公升職了,將來代表律政署出庭檢控壞人非常威風,現在家庭好事成雙了。但Jack解釋後才知道不但沒加人工,還要花錢多讀一年律師課程,加上新居供樓每供三萬多元,她也要辭工準備產子。Anita面黑黑的說擔心未來一年請工人也沒錢了,怎麼辦?Jack突然處於壓力之中,不知如何計劃,只好說新人印傭很快會到,先照顧好父母、子女再算,Anita只能見步行步。(第一節完)

    Jack跟Anita終於來到新居,Anita質疑面積只比天馬苑只大一點,Jack安慰說只是建築風格不同而己,打通廚房就會看似大一點。Anita想起花了一筆錢,還要跟老父母分享私人空間,脾氣更加暴燥。入伙後,中介公司帶一印尼傭Tina到紅灣半島,一家六口擠進四百多呎的單位。起初Anita安排她睡在客廳梳化,後來聽同事說不用對外傭那麼好,給她睡袋塞進廚房地板就可以了。一天晚上十時,Anita下班回家,見Tina完成家務坐著,覺得她很懶,暴燥地叫她進廚房睡。眼見老父母天天只坐在輪椅上霸佔客廳看電視,她像潑婦一樣跟Tina說,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替老人家梳洗、晨運,七點煮好早餐送孩子上學,中午煮好飯送到學校,下午打掃家務,晚上煮飯供全家用,十時洗碗後才能用晚飯,並要手洗全家衣服至一時才能睡覺。在房間溫習的Jack出來勸阻 Anita,事件令Anita對Tina產生偏見。

    只有十八歲的Tina工作很快,初來港時晚上貪玩不睡聽音樂。一天,她做完早上的工作就在梳化睡著。Anita突然早上回家換衫見客,執起白恤衫發現被染了色後大怒,大聲叫醒Tina說,以後晚了起床就扣一天的人工,衣服洗髒了扣半天人工,且憤怒地命令她離開家門,老人呆呆地凝視事件。Anita怒氣沖沖地上班,在大堂碰到鄰居陳太,訴苦說以前的印傭很好,Tina即太笨不懂人情世故,叫她出去不知會否給她藉口偷懶。陳太說印尼人很愛玩,不看緊一點會在外面做不當買賣,家裡錢銀也小心一點。

    一天周末早上,Tina跟Anita說可否讓她周末加班多賺點錢,Anita憤怒地說還賺不夠嗎?周日喜歡去搞什麼就去搞,不想跟她說話,她帶兒子去補習,Tina就無言地外出。她先到銀行櫃員機出糧,取出三千六百八十元,然後走入到便利店把三千元傳入財務公司戶口,找個公園吃麵包、打手機。正巧 Anita跟兒子經過,目擊過程後懷疑Tina借錢做什麼勾當。

    自此,Anita更苛刻。每天只留下少量飯菜給她,經常因小事迫Jack致電外傭中介投訴,說Tina記性不好、語言不通,說同事聘請的菲傭比較話頭醒尾。中介人客氣地說印尼人因語言不同才比較聽話,換轉是菲傭就識駁咀駁舌,還會經常在電視機上看到她們抗議「搞三搞四」,勸他不喜歡Tina就請隨時換掉,公司有大量女傭等候來港,包保都聽聽話話。Jack忙於上班、讀書,滿足Anita就了事。

    一天,Anita見Tina在家用手提電話,怕她趁家人不在時外出玩,於是在全家出門時把門反鎖,Tina知道但不敢跟她口角。突然樓下發生火災,Tina猛力開門但逃跑不了,被煙輕微燻倒送院。第二天,Tina在全家人吃飯時跑出來哭個不停,把吃不飽、穿不暖、想家、很怕客死異鄉的情緒哭訴出來,兩老人家插咀批評Anita沒血性。她委屈地站起來對著Jack和兩老,Jack尷尬地說:「老婆無得換,工人有得換,明天我炒左Tina,你們不要再嘈好唔好?搬來只想要合理一點的生活,做咩咁都唔得?」

    創作理念

    《美好生活》改編自香港中產家庭的真實故事。製作人花了半年時間跟多個中產家庭訪談才編寫劇本。故事描繪一個四百多呎狹小的生活空間,存活著不同世代、國藉的人,有香港白領一族生活迫人的處境,也有外藉家庭傭工與家庭成員生活磨擦的真實橋段,最後以一場住所火災戲爆發成員隱藏的矛盾。

    《美好生活》是個關於香港中產家庭追求的夢想與現真落差的故事。雖然家庭支柱Jack和Anita辛勸工作換來穩定收入,夢想有合理生活空間和美滿家庭生活,但搬家後發現樓價、物價騰飛,加上父母團聚、母親懷孕、孩子趕上名校考試、更替外傭等事情造成成員間的生活矛盾,劇末發生住所火災,差點令印尼傭工 Tina斷送生命。故事主人公以為,把印尼傭工解傭,可暫時免卻家庭當前的危機,後來才發現誤會她昔日到便利店向財務公司還錢,是隱暪僱主作非法勾當。原來香港的印傭來前已被祖國的中介人欺騙、剝削,第一年來港扣除還款,每月只剩下四百元生活,Tina被香港僱主解僱回國後仍需還債。想不到香港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在破滅一個異鄉人的夢想,最後是一起承受生活迫人的命運。

    《美好故事》故事主力描繪香港人生活迫人的細節,也反映中產家庭面對的痛苦並非只來個人物質慾望,而是繁忙的都市令彼此不想理會家庭成員的處境,同時也漠視了社會制度造成的生活問題。創作人與本地關注外傭組織訪談及參考外國學術著作後發現,國際社會對印尼中介公司騙取傭工工資一直坐視不理,各國政府指本地已有外傭法訂工資,所有合約糾紛均屬印尼政府的責任。所有印尼傭工生活迫人的狀況,實並不下於本地人。

    我們希望觀眾看罷《美好生活》得到共鳴,每個人的生活迫人故事不屬單人遭遇,而是社會因素構建的共同命運。

    導演簡介

    陳浩倫  28歲,2006年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獲一級榮譽學位。《美好生活》編劇,曾職香港電台時事及公共事務組編導,現職獨立紀錄片導演,紀錄片作品有《洞爺外傳之祝君安好》(2009)、《揹起一頭家》(2009)、《反高鐵運動之傳媒透視》(2010),《見貧不見窮》,2011年開始劇情片創作。


    *******************************************************

    本片尚未開拍,各位希望本片面世的朋友、支持獨立創作的朋友,
    歡迎捐助本片的拍攝工作!
    請在這裡細讀「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詳情!

    「華人民間電影集資計劃」